背包客故事
2014/2/19 11:12:07

      泽木耕太郎在《深夜特急》中并没有用很多笔墨来描写山川风物,而是在写旅途中遇到的一个个普通人和匪夷所思的现实世界。正因如此,发生在40年前的旅行故事,在今天的背包客眼中依然值得借鉴。

  《深夜特急》记录了泽木耕太郎 26 岁时展开的一场横跨亚欧的巴士旅行。虽然已是 40 年前的旅行,但对今日的背包旅行者依然有。图为泽木耕太郎当年旅行过的国家和地区,分别为土耳其、尼泊尔、印度、阿富汗、希腊、中国。

  如果在网上搜索《深夜特急》,出来最多的是一部由大泽隆夫和松岛菜菜子主演的同名日剧。一个名叫泽木耕太郎的日本年轻人,先搭乘飞机由、曼谷来到印度,之后一乘坐巴士从亚洲抵达欧洲。电视剧由泽木耕太郎在异国他乡的旅行中遇到的一个个交织着泪水和喜悦的故事串成,在旅途中,这个日本年轻人也慢慢地了解了,体会了世界。

  其实,《深夜特急》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由日本作家、旅行家泽木耕太郎的同名游记改编而来。《深夜特急》最早在日本出版是 1986 年,正值日本刚刚到来之时,众多日本青年受到泽木耕太郎故事的鼓励,争相出发,进行开阔眼界的旅行,有很多人甚至走了和泽木耕太郎一模一样的线:从到伦敦。电视剧已经是书籍出版 10 年之后,但对日本年轻人的触动依旧不小,再次掀起了一股“背包旅行热”。直到今天,泽木耕太郎和《深夜特急》在日本、尤其是日本年轻目中还享有崇高声誉,被称为“背包客第一书”、“自助旅行的圣经”,曾经深深地影响过几代日本青年。

  去年,上海出版社出版了《深夜特急》(三部曲)中文版,这也是《深夜特急》第一次在中国出版。书中所写的旅行发生于 1973 年到 1974 年之间。1973 年,年仅 26 岁的泽木耕太郎在入职第一天便辞去了银行职员的工作,决意出远门认识世界。他凑齐全部家当共计 1900 美元,从东京出发,经过中国的和澳门、泰国、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希腊、意大利、法国等地,最终到达英国伦敦。书名灵感来自于伊斯坦布尔里外国囚犯之间的暗语:他们把越狱称为“深夜特急”,书中充满了动魄的细节,以及对社会底层人群充满爱心和令人动容的观察和描写。泽木耕太郎的选择和旅行方式在 40 年前被视作不同寻常,对于今天的背包客,依旧有很多。

  旅行看到真实世界

  泽木耕太郎在《深夜特急》的开首写道:“我这趟旅行的主题,是从印度的德里搭野鸡车到英国的伦敦。”他所谓“野鸡车”,是指并非运营的“非法”廉价客车。从交通工具就可以看出,与大多数旅行不同,泽木耕太郎对有周到计划、有安全保障的旅行没有多少兴趣。他在书中交待,自己想进行的是一场“彻底委身于疯狂”的旅行。但是,“彻底委身于疯狂”的旅行并不是毫无意义的旅行。泽木耕太郎想进行的,其实是一场通过最少量、把自己抛入到广阔世界,在底层人群中深入体察各种人性的旅行。

  作为一个背包客,泽木耕太郎在一的巴士旅行中可以说是备尝艰辛。他在旅途中的各种经历,在眼中往往显得匪夷所思:在拥挤不堪的印度火车上,他睡过行李架;在凌晨的圣城迦耶火车站广场上,他露天而睡;为了住上便宜的旅馆,他甚至被老板拖去拉日本客人;他惊异于人生活的活色生香,蛰伏在一个非常便宜的旅馆里,每天上街观察平民的衣食住行

  旅行途中,他亲眼看到残疾老妇人与乌鸦争抢剩饭,旅馆里的少年服务员比他更低阶层的孩子,的现实让泽木耕太郎深深感到心灵上的冲击。与普通人的邂逅是泽木耕太郎旅行途中最美好的收获,的英国女教师、向他赠送发卡的印度少女、请他吃苹果的法国女孩,还有了多次之后终于接受了泽木帮助的身体虚弱的白人青年。

  旅途中美好的与的现实交替在书中出现,展示的是真实的百态。

  “上班首日就是我辞职的日子”

  Q:你在日本是一位很知名的作家,但是在中国似乎还没有很多读者知道你。可以简单地介绍一下自己吗?

  A:大学的时候,我学的是经济学专业。但是在 26 岁时,以文学作者的身份出发踏上旅途。事实上,当时我已经在某大企业取得了一个职位。在上班的第一天,我考虑了很多,最终决定放弃就职这条道。也就是说,上班首日就是我辞职的日子,我在公司里上班的日子也就只有这么一天。之后不管是什么样的企业或者集团,我再也没有成为过其中的一员,而是作为职业者一直生活到今天。

  Q:请介绍一下你曾经出版过的作品。

  A:最基本的是文学的写作。在这个大范畴之下,如同《深夜特急》这样的游记、《恐怖行动的清算》这样的政史类文学;此外,还有《一瞬之夏》这种从一位拳击手朋友与他经理人的经历中得到灵感、描绘向着世界冠军宝座不断前进的小说;以及像是近作《卡帕的》,描写知名战争摄影师罗伯特卡帕那张争议照片“战士之死”背后的谜团。除了这些,我也有写像《血的味道》、《有你在的地方》这样的小说,和《想干点坏事!》、《月之少年》这样面向儿童的绘图本。所以说,我是任由兴趣带,地把各种各样的东西写成文字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对自己的生命有一种漠然不关心的态度。极端点来说,如果现在假使神对我说“你的寿命到此为止了”,那么我会回答“啊,是这样啊”,然后欣然接受。因为我至今为止的人生充满了与乐趣,才能这么想。因为已经活得很快乐,什么时候死去都可以。对于自己的生命并不,或许对一个人来说,这种状态是最强的吧。

  在上班的首日,我想:我不应该“在这里”。那时,我只不过是个刚写出一本书的新人作家而已。在那时抛弃一切踏上长途旅程,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人“失心疯”了。在当时的日本,这么年轻的文学作者几乎是没有先例的。

  25 岁时我发行作之后,各种各样的约稿一拥而上。并不只是出版界,在电视业界也受到了瞩目,很多节目组向我发来了出镜邀请,还有新闻秀员等工作邀请。在那样的状况下,我觉得自己没有接受大众传媒肆意的力量,姑且先出门吧。踏上旅程,一点点地磨砺自己。于是首先踏上了前往的旅途。

  泽木耕太郎摄于韩国首尔菜市场。

  25 岁以后最适合旅行

  Q:你在《深夜特急》中描写的的热闹,和在澳门赌场如同般的经历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你再度重游过和澳门吗?

  A:事实上,在《深夜特急》后,我频繁地去过和澳门,大概有 20 次左右吧。一开始是以为主的,很快澳门的重要性便超了过去。原因如你所想,因为要去赌场。我在《深夜特急》中描写过,我被“猜大小”的赌博深深吸引了。后来不只是“猜大小”了,一种叫“巴卡拉”的纸牌游戏也让我。中国人喜欢巴卡拉的不多,但是我很喜欢这种巴卡拉游戏。今年我将发表一篇以澳门为舞台的小说,小说标题名为《碎波破浪》。我想在读过那本书之后,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是巴卡拉,为什么要在澳门玩巴卡拉的原因了。

  至于中国,在 2000 年之前,基本上我没有去过什么地方。因为日程的和可以去的地方等制约因素太多的原因。2000 年以后,渐渐听闻给予外来游客的度变高,我想:前往中国的日子终于到了。2007 年,我从出发,从第一站深圳到最后一站喀什,去了中国 40 多个城市,以只乘坐大巴的方式完成了这次旅行。这趟旅程从开始到结束大概花了一百天左右,在这趟旅行中,我又感到了仿佛《深夜特急》中旅途上的兴奋与。

  2007 年,泽木耕太郎从出发,从第一站深圳到最后一站喀什,去了中国 40 多个城市,以只乘坐大巴的方式完成了这次旅行,本图拍摄于。

  之后我来过中国六次左右。虽然来过的次数并不算少了,但是我依然觉得并不了解中国。我只不过是一名匆匆过客,在有限的时间里接触到的事物毕竟很少。我感觉虽然经济发展迅速,不仅是城市里的人,农村里人们的脸上也在快速地失去笑容。

  Q:现在看来,《深夜特急》那趟横穿亚洲和欧洲的旅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遗产?

  A:从这次旅行,我获得生命中很重要的东西。一件是“度量”到了世界是多么巨大。乘坐巴士沿着欧亚移动,能够亲身感受到地球的距离感;另外一件是自己界上任意角落里都能够活下去的自信。同时也深深地觉得,自己能够在日本好好地生活下去。

  在旅行的上我几乎没写过任何东西,《深夜特急》是从旅途归来 10 年后才开始动笔写的。这或许是因为这趟旅行的热度不经过这段岁月的冷却不能平复。在旅途中,我给朋友们写了大量信件,在 10 年后开始撰写《深夜特急》之后,保存在朋友们手中的信件,对我的写作起到了很大作用。第一卷和第二卷的内容,是将一年里连载的部分集结而成的。在原稿的连载结束后很快就出版了单行本。但是,描绘旅途终点的第 3 卷的出版,又是 6 年以后的事情了。

  《深夜特急》旅行期间,泽木耕太郎在印度停留了很长时间,见到了印度贫苦阶层的真实生活。

  这也许是在我的内心里,《深夜特急》中所描写的那趟旅程还在继续,我并不想完结。我认为所谓写作,是赋予自己心中不明确的蠢动以实在形态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在让作品获得了生命的同时,也了诞生于自己内心的这份跃动。反过来说,如果还没有写完,这份感触就可以在自己的内心继续下去。或许我就是想要让《深夜特急》的旅行,能够在自己心里长久地持续下去,永远不抵达终点站。

  Q:你觉得旅行对于一个人的意义何在?

  A:在日本有“是可爱的孩子就要让他出门旅行”(疼孩子就要锻炼孩子)的俗话,就是指若是真的疼孩子,就要学会放手,让他到人群里面去。旅行就是在外人当中生活,这样才能够初次认清何为“”,同时也能认识到自己是多么无力、多么。如果可能,我觉得 25 岁以后走一段长长的旅程,是最好的。

  现在我的旅行方式与年轻时依然别无二致。唯一变动的是从几年前开始,我的行李从背包变成了旅行箱。但是,“哪怕只有一点也想要提升自身价值”的强烈想法,从那年迈出的第一步开始到现在从未变动。我喜欢一个人的旅行。如果可能,到死为止我都想这样的旅行方式。

UA=Mozilla/5.0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ompatible; ClaudeBot/1.0; +claudebot@anthropic.com) SiteID:2768